香港記

Jpeg

這次去香港,目的是看演唱會,其他時間則是漫無目的地走路。從深水踄走到旺角,走遍元朗市區每一條路,去香港仔和石澳行山。除了一本線裝筆記本,什麼都沒有買。

今天早上起床,精神很好,和過去一年的狀態有點不同,感覺充了電,某些內在情緒被安撫了,被療癒了。這得要歸功演唱會和好朋友。

我幾乎沒看過多少演唱會,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演唱會都有療癒的功效,或是何韻詩演唱會獨有?她有兩股力量,一是振奮人心,二是穿透人心直達最內在最柔軟(或最脆弱)之處。

去年在台灣Legacy看她的音樂會,我在剛經歷雨傘運動不久的她身上,看到的是後一股力量。當時音樂會結束後,我在午夜十二點的台北街頭走路,卻感覺現實世界是另一個時空,自己還在內心小劇場沒有出來。

這次不一樣了,這就是所謂的成熟吧,她把人帶住內在後,也有能力把人帶出來,重新看這世界,重新感受身邊的人與事,並且生起樂觀的力量。

至於她是怎麼用一場紅館演唱會做到這趟心靈巡禮,還是要在現場感受才有辦法,我不想用無法達意(意境)的文字去還原(也還原不了)現場。

好朋友很少,能聊到忘我,聊到「高潮」的,幾乎沒有。我要走的那天早上,她就跟我說,我來的第一天,她就明白了為什麼有人會說一堆女人聚在一起聊一個下午的快感,比做愛還爽。我只好回她說,謝謝妳把我當女人啊。

我們兩隻蟹子難得聚在一起,一有可以好好聊天的機會,就會忘我得說個不停。在咖啡店掏心掏肺地掏出最私密內在的感受,忘記服務生也在聽;邊走邊聊,忘記要走去那裡,後面的友人說了兩次「要去地鐵站啊」完全沒有聽到;聊到和我一起坐巴士去機場。從兩人近年感受良多的「多重邊緣身份」聊到「微觀同居關係學」,連夏林清也聊了一個晚上和一個早上。

兩隻蟹子的結論是,和蟹子相處的方式很容易,就是不斷地聊內心話,不能是天氣,不能是電影,不能是某人的八卦,不能是新品上架,只要內心話。並且,不能「嗯」,「哦」,「好」簡單回應,要你來我往不斷探勘深度之下的深度,不斷追問追問。

蟹子在聊天高潮後,心情就會很好,就會變得非常溫柔體貼。反之,太久沒有機會好好說話的蟹子,會非常情緒化、厭世及煩人。

下次到妳來找我啦。

(FB 12/10/16)

發表留言